項目背景
我國公民通過網絡參政議政熱情極其高漲。無論從中央政府還是到地方政府,對網絡參政議政給予了包容、理性、樂觀的態度,并積極倡導。2008年6月20日,胡錦濤總書記通過人民網與網友在線親切交談時指出,互聯網是“做事情、做決策,了解民情、匯聚民智的一個重要渠道”,這開啟了網絡問政的元年。
據資料顯示,如今我國網民已達到近4億人,目前有網絡論壇130多萬個、博客2億多個,網民每天發布的博文超過400萬篇,各類論壇每天新帖文無計其數。國務院新聞辦曾公開表示,言論發達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鮮明特色,互聯網的發展,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言論空間。我國公民通過網絡發表建議和意見,正是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,這是一種參政議政便捷方式。借助互聯網問政,正是我國民主形式日益豐富、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新表現。正如國務院新聞辦所表示的“互聯網已經成為中國民眾自由表達意愿、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,是十分重要的話語平臺”。
項目意義
本系統建設的意義主要有:
1.體現出政協以人為本和開放性思維,以及對民聲、民意的重視。
2.體現出民主政治正在走向一個民眾的廣泛參與性、社會的廣泛關注性、訴求渠道的更加開放性、建言獻策的更加全民性、社會監督的更加透明性的文明新時代;
3.公民通過網絡廣泛地參政議政有利于進一步凝聚民心民智,反映民情民意,有利于政協便利、快速、全面收集建言,優化提案、豐富建議,對黨委政府民主決策、科學決策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;
4.建立“智慧政協”數字平臺,推進履職能力現代化,是樹立互聯網思維,透明高效、不斷追尋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創新型政協組織,是政協工作走向新臺階的標志,是政協工作與時俱進的體現。